陽光辣媽甚麼都不多,就是 衣服和書多!老公說作夢都夢見被家中成堆的書和 衣服壓扁了!看書是辣媽的最佳娛樂!





 





讀書會講義 --超越生死


 



 辣媽幫你讀書,你只要看重點,好輕鬆!



 



 


 


 


                                                       超越生死


 


                                            


                                           從禁忌到面對以至超越


 


 


1.生死兩不安的現代人--生存意識,物質欲求,人生執著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1)生存品質--物質生活豐富度  


    2)生活品質--感受的幸福度


     3)人生品質--生存品質, 生活品質,人生理念,生死智慧


 


2.中國傳統的死亡智慧


    --  溝通生與死,尋找生死的結合點


 


   1) 儒家--重視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精神超越生死


         未知生,焉知死  .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重祭祀,慎終追遠.


     


        觀死 而為人生充上巨大的 動力


 


    2) --本體超越生死


         生死如同晝夜,氣聚氣散而已--莊子 --"妻死 ,鼓盆 而 樂""南面王樂"


        生死齊一


 


           對 生的 悟 解 達 到 對 生的超脫


 


    3) 佛教


         了生死


        往生-人死不滅


        "我執" "物 執 ",走向涅盤, 獲新生-


         因緣果報,生死輪迴,西方極樂世界


 


        死 是 生生死 死 輪 迴的 中介


 


    4) 墨家


         人死為鬼,鬼神司賞善罰惡


         人必行善積德,免被鬼神報應


         雖有鬼神,人亦須自求多福,不可但作而祈神佑


         節喪短喪


 


    5) 陰間與陽間 ; 道教


         神秘鬼怪,魂魄說;重祭祀以避禍求福


        人死生活於陰間,逝者為鬼神,可庇祐後代


 


3. 國人的死亡心態


 


     敬死亡而遠之; 視死為禁忌;多愁善感的死亡心態 ;  聽天命的死亡心態;


     茍活的死亡心態;  對他人死亡的溫情與冷酷心態


 


4. 西方的死亡智慧


 基督教:死亡是永生的開始


  拯救靈魂,觀切自我的精神生命


 


5. 現代人的死亡恐懼--


 


     1)以求利,求享受為人生目標


      2)醫學 科學技術的發達


     3)個我化,突顯個人的人生觀


      4)時尚化,跟著感覺走,受時尚價值觀牽引,放棄深度思考


     5)僅以關注生來忘懷死


 


 6.每人生前就要建起某種生死觀


 


    1)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並不是由生命時限的長短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人生的內蘊是否豐富    


        --盡人事,聽天命


      


    2)意識到生與死是互滲而密不可分


 


           --細胞每時每刻就在死亡與再生,生中有死,死中有生


 


    3)將生死 視 為 自 然 而 然 的 變 化 ,不 因死 而 累 生,由透 悟 死 之性 質 而 消解了人 生痛 苦,


       獲 得 坦 然 平 和 的 心境 .


       世人 都是 偶 然 來 到這 世 間的, 是 應 時 而 生,也會偶 然 地 離 開人 世 ,是依順而死,安於   天理和常分


 


        --通天命:生命的獲得是適時,生命的喪失是順應


 


     4)死後可以永恆地生存 於" 無和何有 之鄉", 逍遙 於" 無 為 之境"


       --"南面王樂"--莊子 與 骷顱 頭 的 對 話


 


     5)躍升出個我生活的限囿以宇宙之胸襟立於造物者之高度來反觀人之生死問題


       


      6)死是另一種性質的生,是人離開陽間的生活,在陰間繼續的生


 


 


 7.科學生死觀: 生死互滲--生包蘊著死,死意味著生


 


      1) 生理學的意義:


   生命有機體的新陳代謝,細胞的生與死


    2) 人活的過程同時是死的過程:


        生之時間流量,亦標識著死接近的量


    3) 人類學的意義:


        人不同於萬物,以有""的自覺,獲得人生的享受,同時也失去無知的狀態,有了


       死亡的痛苦意識                   


 


 8.死亡的本質是什麼?


 


       1)無法感知


      2)不可定義


      3)無法實證


      4)用幻想性的推論死後世界的模樣和狀態


 


 


9.對不可改變的人生境況-- "自寬"的人生策略(即善解)


 


          --在心理上建構起某種自我安慰的體制--知足常樂--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


          死亡是人肉體無法逾越的東西,就只能求之於精神與心理的超越


 


 


10.老與死是人生的兩大恐懼 ,夭者免其一.


 


 死亡--奇異而神秘的雕刻家, 是永恆的助手,在他神奇一觸下,年輕的永遠年輕,年老 的永遠年老.


 


 


11 .人從面對死亡的反應到接受死亡的事實,須經過五個階段


 


      否認,憤怒,求情,絕望,接受


 


 


 


12.人能超越死亡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陽光辣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